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瞬间‘熄灭’的脑部火花,如何识别与应对?

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, TIA),俗称“小中风”,是一种突发的、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,其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完全消失,但却是严重脑卒中的预警信号,其发生机制多与脑部或视网膜局部缺血有关,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、心源性栓塞等。

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瞬间‘熄灭’的脑部火花,如何识别与应对?

识别TIA的关键在于其“1-2-0”法则:即1次发作、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、无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,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包括突然的视力模糊、言语不清、肢体麻木无力或协调障碍等,若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就医,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神经学评估、影像学检查(如CT或MRI)及血管检查等,以确定病因并评估风险。

治疗上,除针对原发病(如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)外,还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预防脑卒中发生,改变生活方式,如戒烟限酒、健康饮食、规律运动等,也是预防TIA再次发作的重要措施。

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“来去匆匆”,但其背后隐藏的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容小觑,及早识别、及时就医、综合治疗是应对TIA的关键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1-28 01:21 回复

    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犹如捕捉瞬间熄灭的脑部火花,及时就医、控制危险因素是关键应对策略。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