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迷思,真的是‘心’的问题,还是‘神经’的错?

在繁忙的医院里,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——他们自述有严重的心悸、胸闷、甚至胸痛的症状,但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,如心电图、心脏彩超等,并未发现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,这时,一个常被提及的诊断便是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,何为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?它真的是‘心’的问题,还是‘神经’的错呢?

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,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,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发现,这表明,虽然患者感受到的是“心脏”的不适,但实质上可能是由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。

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迷思,真的是‘心’的问题,还是‘神经’的错?

当人体处于高度紧张或压力状态下时,交感神经系统会过度兴奋,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等物质,导致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、心肌耗氧量增加等类似“心脏病”的症状,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相对受到抑制,无法有效调节心脏功能至正常状态,这种失衡状态,便是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的病理基础。

对于这类患者,除了必要的医学检查外,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,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参加放松训练、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,帮助患者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,从而缓解甚至消除“心脏”的“假象”症状。

“心脏神经官能症”虽名为“心”病,实则与“神经”紧密相连,理解这一点,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此类患者至关重要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3-21 19:42 回复

  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困惑,实则揭示了心理与生理交织的网络中‘心’之谜团——是情绪波动影响下的错觉?还是神经系统过度反应的结果?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