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眼科门诊中,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疾之一,俗称“红眼病”,这种病症的主要特征是结膜充血,使眼睛呈现出鲜明的红色,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在病因、症状及治疗方法上却大相径庭。
问题提出: 如何准确区分急性细菌性结膜炎、病毒性结膜炎以及过敏性结膜炎?
回答:
1、急性细菌性结膜炎: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,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等,患者除了眼睛红肿外,还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,常伴有异物感、疼痛和畏光,治疗上,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,如妥布霉素、左氧氟沙星等,以消灭病原体。
2、病毒性结膜炎:多由腺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,症状包括眼睛充血、流泪、畏光及水样分泌物,与细菌性不同,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较为稀薄,治疗时,应选择抗病毒药物,如更昔洛韦滴眼液,同时注意休息,增强免疫力。
3、过敏性结膜炎:因眼部接触过敏原(如花粉、尘螨)而引发,主要表现为眼睛奇痒难忍、结膜充血、流泪及黏性分泌物,治疗上,首要任务是脱离过敏原,并使用抗过敏眼药水,如奥洛他定滴眼液,必要时可口服抗组胺药。
虽然都是“红眼”,但治疗策略却截然不同,当出现眼部不适时,切勿自行随意用药,应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诊断后对症治疗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避免用手揉眼,也是预防结膜炎的关键。
添加新评论